暑假又到啦!有什麼暑期活動推介?
暑假將至,不知道各位家長又準備了什麼活動給家中小朋友渡過這疫後的炎夏?近年全世界都在推廣科技創新和STEM訓練;科技亦日新月異,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等嶄新技術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中。讓小朋友盡早接觸及掌握STEM相關知識及技能,就變得相當重要。
自小,寓學習於玩樂
其實,不少研究顯示,小朋友在4至12歳的階段學習能力特別高。這時候也是他們最富好奇心,向外探索的年紀。父母應該考慮給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多接觸新的知識或技能,如語言(language)、編程(coding)、體育(sports)、音樂(music)等。除了能夠讓小朋友發掘自身興趣外,亦可為他們進入青少年時期學習高階知識和技能時打下基礎。
STEM及創新科技訓練不一定就是沉悶刻板的編程練習。
然而,小朋友忙了整整一個學年,還要暑假上課折騰他們嗎?很多父母其實很想他們可以鬆一鬆,暫時跳出學習的日常。結果就是他們發覺經常處於兩難。不過,現時坊間已有很多假期編程活動,讓差不多年紀的小孩可以一起參加。活動中亦設有遊戲或比賽,有些更是親子同樂,一起動手創作發明,令小孩寓學習於玩樂之餘,既可學習編程創新,亦不用沉悶刻板,更可認識新朋友。
親子同樂,共享訓練營的樂趣亦是一個好選擇。
事實上,不同年齡和學習階段的小朋友可以按照年齡、學習階段及喜好,於暑假參加不同類型及程度的編程或創新課程,擴闊視野,認識新朋友之餘,亦可學習新的編程知識,和鍛鍊創新思維。以下是一些例子以供參考:
1. 動手做STEM 項目和機械人 (6至8歲)
這時的小朋友一開始對編程、工程或創新等事物既欠知識,亦無概念,更遑論興趣。所以即使是活動形式,猶如一張白紙的他們亦未能對較高階的課程產生興趣。但正正是一張白紙,他們亦特別開放,沒有既定成見,能發揮創意,亦能快速吸收新事物和知識。這時,最好就是「動手動腳」順便「動動腦筋」的遊戲。
動手動腳是學習STEM的最好開始。
遊戲可以是自己組裝機械人或者機械車。過程中小朋友會學到電子和工程學的基本知識,如電流及摩打運作原理,打下科學 (Science) 和工程 (Engineering) 的學習基礎;同時亦潛移默化,在自己動手創作時灌輸創新思維。更重要的是,裝組成功之後看到自己的製成品運作時的滿足感,這種正面反饋亦會令他們在往後的成長中更積極探索學習。
不要以為STEM及科技創新都是男孩子的專利。我們有很多女孩子一樣樂在其中,將她們的想像力盡情發揮。Blueinno的創辦人Monica亦從小被機械人及編程薰陶,很早就成為一位創科女將。
不要以為只有男孩子才喜歡機械人或者機械車。事實上,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有不少女孩子都喜歡隨自己喜好創作,配以不同主題,一樣玩得興高采烈,令這種活動變得男女皆宜。
2. 積木式程式(block-based coding) 編程課 (8至10歳)
在小朋友能夠掌握打字之前﹝一般10歳前﹞,其實他們的認知發展程度已經準備好接觸簡單的編程。要解決這個難題,這時父母可考慮安排小朋友參加積木式程式的活動課程。
這類課程將複雜及需要大量打字的編程,變成簡單地操控滑鼠的動作以拖曳積木式程式組件,達至與編寫程式相同的效果。例如Scratch、micro:bit、及App Inventor便是現時普遍使用的教材例子。有一些公司亦自行開發積木式程式教材,以學習較高階的微型電腦如Arduino,小朋友一樣學得有聲有色。
最新的Arduino已能使用積木式程式平台進行編程,使學生的編程能力及學習動機進一步提升。
因為參加的小朋友年紀尚幼,很多這類課程會加入發明活動或比賽等元素,讓小朋友不會長時間在螢光幕前編程。總括而言,課程中平均有一半以上時間會將用作製作實際成品上,增加課程趣味。
另一方面,父母這時亦可為小朋友安排打字訓練,讓他們掌握相關技巧,盡早可以開展較高階的學習及編程訓練。我們有另文探討,有興趣可點擊這裡。
3. 文字編程 (text-based programming) 課程 (10至15歳)
當小朋友到11至12歳,即將成為青少年,他們可以學習更多抽象概念 (abstract concepts),很多認知及邏輯發展已漸趨成熟,亦掌握打字技術,準備好迎接高階學習及吸收海量資訊。這時便可考慮讓他們在已有的基礎上,學習代碼式程式(text based programming) 課程,如 JavaScript 、Python等。雖然與積木式程式功能相同,但小朋友始終要掌握代碼式程式,才能夠靈活編寫程式,開發軟硬件,獨立創新,更接近現實的社會工作。
Python是所有編程學生的必經之路,但學習過程可以相當有趣。
大家不要以為學習代碼式程式過程一定沉悶,而且會加深近視!其實,學習編程的過程可以很有趣。小朋友可以編寫不同的有趣程式,例如自創遊戲。在過程中與朋友分享,切磋較技;不知不覺就會領悟竅門,一起成長,其樂無窮。我們很多學生在初中略懂編程後,已能融入自己的創新意念,開發我們意想不到的產品。
也許有很多家長會感到疑惑,小朋友真的可以在一個暑假掌握編程,成為寫App能手嗎?誠實的回答是:當然不能。其實,很多編程學校設有暑假後的銜接課程,用意就是讓小朋友在暑期輕鬆參與活動,初嘗編程樂趣後,於暑假後定期進修高階的編程技術,成為真正的IT達人。
4. 編程應用課程 (13歳+)
最後,當小朋友到中學時﹝其實已不再能稱為小朋友了﹞,將編程技巧和不同工程及科技知識融會貫通後,就可以一試身手。學習人工智能、區塊鏈(blockchain)、加密貨幣、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機械人開發、3D打印等。學習這些技術均需要牢固的編程基礎才可事半功倍。然而,當掌握高階編程技巧後,他們就會對這些實際應用項目愛不釋手,屢見創新。
善用這個疫後暑假,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STEM及編程,將創意與編程結合,創造可以影響世界的產品!
除修讀相關課程外,他們亦可考慮組隊參加創新科技比賽,與其他參賽者觀摩切磋,吸收經驗。現今學界及至工商界均設有不少此類比賽,家長們可多加留意。
結語
可以預見,未來世界的科技創新將不斷推陳出新。同時,同儕之間的競爭亦會史無前例地激烈。利用暑假空檔,修讀沒有「太大」壓力的編程活動,可預先裝備相關知識,培養創新思維,為將來的世界作好準備。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盡早聯絡Blueinno或相熟的教學機構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
Janacsek, K., Fiser J., & Nemeth, D. (2012). The best time to acquire new skills: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sequence learning across human life span. Developmental Science, 15(4): 496–505. https://doi.org/10.1111/j.1467-7687.2012.0115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