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July 12, 2022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其中一個選項:智慧城市。


面對氣候轉變、人口急增及環境惡化等問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近年共同努力的目標。聯合國亦列出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當中一項便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及社區。要實現以上目標,發展「智慧城市﹝Smart Cities﹞」不可或缺。


大家對智慧城市的概念其實並不陌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s﹞、5G數據傳送、大數據分析等均是重要的組成部份。但智慧城市其實又是什麼?又可以如何實現?


來自領導全球網絡鏡頭開發公司Axis Communications 香港部的Industry Associations & Standards Manager APAC, Mr. Nelson Woo及Technical Manager, Mr. Peter Ho 於香港電子科技商會所舉辦的Innovate for Future創新比賽的專家講座Smarter and Safer world under “New Normal”,便為我們解答以上問題,並實時示範現今最尖端的網絡鏡頭及相關科技如何參與建構智慧城市,造福人類。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一大趨勢。

智慧城市﹝Smart Cities﹞是什麼?


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ECE﹞及國際電訊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的定義,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Sustainable Smart Cities﹞為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及其他途徑達至提升生活質素及優化城市運作服務效率與競爭力,但同時保證其經濟、社會、環境及文化各方面的發展得以維持的創新型城市。


要達到以上標準,城市要滿足一系列關鍵績效指標﹝KPI﹞,涵蓋經濟、通訊、交通、環境、就業、住屋、能源等範疇﹝有興趣可點擊此處觀看﹞。

網絡鏡頭於智慧城市中的角色


在智慧城市中,網絡鏡頭用途廣泛,扮演重要角色。Nelson指出,網絡鏡頭可於三方面幫助智慧城市的發展,分別為公眾安全﹝Public Safety﹞、城市交通﹝Urban Mobility﹞及環境監察﹝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我們將逐一介紹,附以例子說明。

公眾安全


公眾安全指以科技保護城市居民的性命及財產。例如,使用Axis的垂擺攝影機﹝pendulum camera﹞,配以AI技術,可以偵察遠至一公里外的物件及影像變化。有客戶便利用這類鏡頭及技術,裝置於元朗郊外的動物庇護站外圍。


 當附近發生山火時,系統便會實時偵察並觸發警報,以至能夠及時疏散庇護站內的動物及人士,降低山火所引發的風險,避免傷亡。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這種鏡頭可以360度實時觀察四周,若有山火便會立即警報。資料來源:晴報

城市交通


隨著城市發展及不斷向外擴展,城市交通,例如每日的通勤塞車,業已成為城市管理者及居民大傷腦筋但又必須解決的課題。這時網絡鏡頭便可大派用場。


現時香港政府正更新大型公路及幹線設施﹝如隧道﹞的閉路電視系統。除更換新型鏡頭外,亦於道路系統應用如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等技術,收集更多實時交通數據,提升道路運作效率及向公眾公佈相關數據,為出行作出靈活安排,避免道路超出負荷及交通擠塞。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Axis參與的香港大型公路及幹線設施更新項目,利用網絡鏡頭實時監測路面。

資料來源:Axis Communications 於IFF2021比賽的專家講座上的分享。


環境監察


另外,網絡鏡頭及其相關技術亦被廣泛應用於環境監察。於此範疇,Nelson分享了兩個例子。一個是現正於大嶼山水域進行的機場三跑建築工程。


由於大嶼山附近水域為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而工程本身必定會對環境及海豚構成潛在危險,故此工程便應用到Axis的網絡鏡頭及Lightfinder 技術,全天候24/7監察施工水域及海面,一旦偵察到中華白海豚的踪影,便實時通知工程部門,暫停工程或作出相應安排,以保護這個香港獨有的品種免受影響。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利用網絡鏡頭保護中華白海豚。

資料來源: Axis Communications 於IFF2021比賽的專家講座上的分享。


Lightfinder技術的優勝之處在於,將網絡鏡頭配以內置中央處理器,便能捕捉到小至0.03 Lux的微弱光源,並製成清晰影像以作分析。即使是夜間環境或人眼看到的漆黑一片,對鏡頭而言始終一目暸然。高靈敏度的攝錄系統亦可節省大量人手,同時大幅增加系統的精確度。



尖端鏡頭及AI技術建構智慧城市

Lightfinder技術使鏡頭在極暗環境下仍可錄得清晰影像 。


總結


當然,要實現智慧城市,必須集合不同技術並靈活運用,同時亦要考慮個人私隱等問題。網絡鏡頭、電腦視覺及AI影像分析系統雖然只是當中的一部份,但亦是重要一環。


隨著鏡頭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及影像分析功能日漸成熟,更多利用網絡鏡頭及上述技術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亦將應運而生,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


讓我們的下一代趁早學習及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術,將有助我們建設更宜居的智慧城市,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Blueinno一直支持業界及年輕一代創新,並連續三年以業界贊助機構 積極參與IFF創新比賽。他們亦開辦不同的電腦視覺AI課程,讓同學可以靈活運用網絡鏡頭,配以編程,於不同項目嘗試實踐智慧城市的概念及技術,有興趣可點擊這裡了解更多課程內容。若想重溫Axis及Nelson的精采講座分享,可點擊這裡

You may also like

Ready to start?

Want to learn more? Schedule a free consultation session with our education experts and let us show you around our innovation lab!

Explore our programs

× How can I help you?